吉训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杰青、万人和北京学者。担任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国家卒中抢救中心与远程卒中中心主任、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主任和低氧适应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国际适应医学会主席、中国老年医学会副会长、BrainCirculation、Neuroprotection、ConditioningMedicine和JournalofTranslationalNeuroscience杂志主编,AgingandDiseases杂志副主编。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LancetNeurology、NEJM、Circulation等期刊累计发表SCI论文213篇,影响因子超过16000分,且获国内外专利授权4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学创新奖和转化医学奖各1项。
吉训明课题组致力于脑血管病防治与转化医学研究,在狭窄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缺血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联合靶向低温治疗和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的诊治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课题组研究方向:
1.急性脑梗死溶栓与神经保护治疗研究;
2.慢性脑缺血的适应保护治疗研究;
3.脑静脉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招聘方向及要求
招聘方向
脑血管病防治研究
要求
1.基础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影像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计算机大数据;
2.身心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
3.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著2篇以上(含接收),有浓厚的医学科研或转化医学研究兴趣;
4.具有良好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有良好的科研道德、独立的科研思维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5.具有专利撰写经历、发表国际学术论文5篇以上或具有临床科研方法训练经历者优先。
岗位待遇
1.享受医院博士后流动分站统一基本工资、伙食补贴、基础奖金、绩效奖金,提供额外的绩效补助,详情面议;
2.享受我院职工工会节日福利;
3.积极支持个人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
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接受报名,课题组常年招聘。
报名方式
应聘者请发送以下材料至nsc@ccmu.edu.cn,邮件标题请按“博士后+姓名+专业+授予学位的单位+手机号”格式填写;
1.个人简历;
2.已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需提交博士论文摘要;
3.发表(含录用)论文及授权专利清单;
4.曾参加或承担的主要科研工作简介、成果业绩。
课题组联系人
联系人:吴老师
邮箱:nsc@ccmu.edu.cn
联系电话:010-63926962
人力资源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6392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