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会详情
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先进射线技术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自1973年2月建所以来,高能所开创并推动了中国的粒子物理实验、粒子天体物理实验、粒子加速器物理与技术、同步辐射技术及应用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1978年至今,高能所获奖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共16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绕月工程(成员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3年7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高能所。
招聘文本: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
2019年校园招聘
【关于我们】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先进射线技术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自1973年2月建所以来,高能所开创并推动了中国粒子物理实验、粒子天体物理实验、粒子加速器物理与技术、同步辐射技术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高能所下设实验物理中心、粒子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理论物理室、计算中心、加速器中心、多学科研究中心、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单位,并在广东东莞设有分部(东莞中子科学中心)。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csns)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大科学装置之首,是我国迄今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一期项目规划用地400亩,建设周期6.5年,总投资约23亿元,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项目法人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该项目主要建设1台束流动能为80兆电子伏特的负氢离子直线加速器、1台束流动能为1600兆电子伏特的快循环质子同步加速器、2条束流输运线、1个靶站、3台谱仪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2017年8月28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行阶段;2018年3月25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工艺鉴定和验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018年8月2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
东莞分部(东莞中子科学中心)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直属科研机构,负责管理和推动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和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的建成,为解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瓶颈问题提供先进的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子科学城的规划发展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人才需求及福利】
p需求专业:
物理类、化学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核科学与技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电气工程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
p需求岗位:
事业编制职工岗位:2019年按期毕业的优秀博士研究生,20个;
博士后岗位:2019年按期毕业的优秀博士研究生,19个;
p薪酬与福利:
ø事业编制职工岗位:
中央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中国科学院岗位绩效工资制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落户东莞市松山湖国家高新区,居住环境宜人,提供优厚且极具竞争力的职工安居配套福利;
前沿的国内外讲座、丰富的培训及交流机会,鼓励职工在本所攻读研究生;
ø博士后岗位: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税前收入24万/年;
支持申请各类博士后基金,助力人才发展;
居住环境宜人,提供90m2博士后公寓;
【岗位信息】
详细岗位信息见附件
【应聘要求】
1.线上投递:
有意者请登陆“高能所人才信息库”(http://202.38.128.100:86/rencai/resume.jsp)投递简历,请务必注明应聘岗位编号/岗位名称(申请岗位不超过2个)。
2.招聘会现场投递:
招聘会现场投递简历,并注明应聘岗位编号/岗位名称(申请岗位不超过2个)。
3.通过初次面试后,应聘者复试前须提供以下材料:
(1)本人简历;
(2)身份证复印件;
(3)2份推荐信;
(4)能够证明本人能力、水平和业绩能力的材料(包括发表论文目录、代表性论著等);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中子源路1号(邮编:523803)
联系人:曾老师(事业编制职工岗位)、张老师(博士后岗位)
电话:0769-89156320,来电时请说明是在高校人才网看到的信息。
电子邮箱:zengqy@ihep.ac.cn、zhangxiao@ihep.ac.cn
附件:
请进入投递简历
特别说明:本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会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请各位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今日招聘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rzp_com)
来源:
注册今日招聘(https://www.jrzp.com/xiaozhaoView/148181.shtml),完善个人简历或上传pdf版简历>>选中职位投递>>确认职位或岗位名称>>完成投递,并注意尽量不要多岗投递。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人才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人才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人才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