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建筑,股票代码601668)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实际控制人的大盘蓝筹股,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发起,于2007年12月10日正式创立,并于2009年7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中国建筑传承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全部资产和企业文化。主营业务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以及设计勘察五大领域。中国建筑是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承包商,长期位居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首位,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中国建筑以承建“高、大、精、尖、新”工程著称于世,承建了大量中国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地标性建筑,“中国建筑,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的经营理念和品牌形象赢得国内外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建筑是中国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建筑房地产企业集团之一,截至2014年5月,中建股份及所属子公司现拥有各类施工、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工程咨询等经营资质共计770个,其中: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6个、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1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1个,施工资质629个,工程勘察设计资质115个。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公路工程、市政公用总承包3个特级资质,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三特”资质、“1+4”资质和建筑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在资质方面位列全国建筑行业之首。中国建筑始终以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推动,截至2013年底,中国建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0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45项,国家级工法141项,授权专利4396项、其中发明专利333项,主编国家和行业标准57项,组织通过验收国家级科技推广示范工程64项,承担国家科研课题108项,获得经费支持5.2亿元。中国建筑始终在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开拓,经营区域分布于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除台湾省外均有经营业务开展。中国建筑主营业务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以及设计勘察五大领域,都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房屋建筑工程领域,中国建筑定位于高端市场,坚持“大业主、大市场、大项目”,以及“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严格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和工程质量,追求客户满意度等一系列措施,向全国、以至全球业主提供国际标准的工程质量和完善服务。在公共建筑、办公、机场、酒店、科教、体育、人居、医疗、使馆、工业、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完成了众多经典工程。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中国建筑是中国最早从事国际工程的承包商之一,长期位居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前列。近30年来,中国建筑先后在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5600多项工程,涵盖了房屋建筑、制造、能源、交通、水利、工业、石化、危险物处理、电讯、排污/垃圾处理等多个工程承包专业领域,其中一大批已成为当地标志性、代表性建筑。截至2013年底,中国建筑海外业务累计完成合同额807亿美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24亿美元。在房地产投资与开发领域,中国建筑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集团之一,拥有“中海地产”、“中建地产”两大专业子品牌。“中海地产”是中国最具价值的房地产品牌之一,在我国房地产开发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中建地产”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障性住宅供应商之一,以打造大众精品住宅为目标,成功创新了工程承包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领域,中国建筑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新进入者与成长最快的企业,已经成功进入铁路、特大型桥梁、高速公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市场,承接了多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发电厂等基础设施项目。在工程设计与勘察领域,中国建筑是中国最大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勘察、市政公用工程设计的综合企业集团之一。2009年,中国建筑整合所属7家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大型勘察设计企业,组建成立了中国中建设计集团(以下简称“中建设计”),其所属企业分布在中国各主要经济区域,在所处地区及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工程勘察与岩土的专业技术人员8381多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勘察设计大师5人,各类执业注册人员1735余人,高端专业人才储备居行业前列。中建设计在国内外完成了众多经典工程的设计勘察工作,截至2013年底,公司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1640多项,其中国家奖48项,行业奖220余项。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规范110余项。在设计原创、科技创新、标准规范等方面为行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5号中建大厦
我已同意《使用协议》和《隐私政策》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扫码登录 , 更快 , 更安全
登录即视为同意《服务协议》及《隐私保护》